| 首页 | 学校简介 | 通知公告 | 校内新闻| 招生与考试|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艺术教育| 团队建设| 党建园地| 工会建设| 禁毒教育| 总务工作| 文明创建|  
河北唐山第十中学欢迎您!
     

教学园地

 
 
 
.

园丁风采

.

教研活动

.

成果展示

.

教研通讯

.

课题研究

 
   
.

.

 
教学园地>>教研活动 打印此页】 【返回

用逻辑思维解读中学语文教材教材

发布日期:[2013-7-8]    共阅[4976]次
    
                     用逻辑思维解读中学语文教材教材

  2013年6月29日,我校六位语文教师来到河北名校丰润岔河中学,聆听了南开大学徐江先生作的“用逻辑思维解读中学语文教材教材”的学术报告。徐先生对中学语文教育精辟的见解,对中学语文教材新颖的解读给与会者带来了巨大的启迪。下面我们精选了徐先生对《好嘴杨巴》和《廉颇蔺相如列传》两篇文章的解读,以飨读者。

                       《好嘴杨巴》解读
                       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

  一、要读出“好嘴杨巴”之“好”
  杨巴之“好”,这是中学语文老师,甚至是中学生都能认识的。所以,本文仅略析如下。“好嘴杨巴”之“好”首先在于脑瓜快。“嘴好”实际上是思维好。古人云:“言授于意,意授于思。”人们的言语取决于他的意愿,而其意愿却来源于他对说话有关情景的思索和分析。“好嘴杨巴”的“好”在于他抢话快,占得先机,取得主动。
  当李鸿章将汤碗“打落在地”,人们惊慌失措时,杨巴显现了他独有的机敏——“他眨眨眼,立时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没喝过茶汤,不知道撒在浮头的碎芝麻是嘛东西,一准当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脏土”,明白了内理,“脑筋飞快地一转两转三转,主意来了”。“好嘴杨巴”之“好”还在于“巧”,会说,说得中听。
  当然,这一“好”也在于思维,这一思维特点是周全、妥帖。说出来的话,一语保三方。怎么一个“一语保三方”呢?那就是杨巴“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这句话,保全了李鸿章的面子,保全了天津地方官员,保全了自己。而且说的是“不爱吃”,这是一个口味问题,而不是见识问题。李鸿章这个不悦还是“不知道”造成的,所以,杨七杨巴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李鸿章明白了怎么一回事,还有人替自己掩饰,所以自然就没了火气。这样,杨七杨巴也涉险过了关。天津地方官员也脱了干系,虚惊一场。杨巴片语释尴尬,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二、要读出“好嘴杨巴”之“不好”
  诚然,杨巴是聪明的,是机灵的。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他的聪明也折射出一种市侩气,特别是一种奴性。所以,这个人物形象缺少对自我人格的尊重。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还得回到文本的对话场景中去。
  杨巴一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中堂大人息怒”是个引子,引出杨巴的解释话语。第二句话的前半句——“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这是全篇的妙句,它给了李鸿章一个暗示,茶汤上面的漂浮物不是脏东西,是碎芝麻。但第二句的后半句——“惹恼了大人”——就不妥当了,他在给自己派不是。本来就是中堂大人的误会,然而却怪罪自己。特别是第三句话——“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这句话中一副讨饶的嘴脸表现得十分彻底,过于贬低自己,给自己头上扣屎盆子。其实这话听起来很不实在,很不自然。杨巴这种强烈的自贬话语脱离了话语背景,话语指向性发生偏离。本来,在向李鸿章明确暗示了茶汤表面漂浮物不是脏东西而是碎芝麻粒之后,还应当根据说话背景——李鸿章不晓得茶汤的特点——继续加强关于这种小吃配料特征的介绍,以及他们为接待这位中堂大人十分精心地做了准备,以消除对茶汤的疑虑,表白他们做事的认真和仔细。然而自责、讨饶、磕响头,这一切却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奴性。
  读《好嘴杨巴》应该两面看杨巴,不能一俊遮百丑,对他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要读出杨巴应该怎样把话说得“更好”
  我们要在前边分析“好嘴杨巴”之“好”及“好嘴杨巴”之“不好”的基础上,把课文作为一种应变机智的教材对待之。尤其是借此例锻炼学生应变的能力,还有在特定情境中大胆地作合理想象重新创造故事的能力。这两者在“杨巴应该怎样把话说得更好”问题上可以得到统一。
  所谓把话说得更好,就是要汲取杨巴应变敏锐机智的一面,同时还要克服杨巴奴性的一面。既要给李鸿章一个好的台阶下,使其避免尴尬,同时还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这样的情景,在现时生活中我们未必遇不上。我认为这样说可能会更好一些——“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中堂大人的口味,既然您老人家不爱吃碎芝麻茶汤,容小人重给大人沏碗不加碎芝麻粒的,要不然换成桂花茶汤、玫瑰茶汤,小人没见过大阵势,办事不周,其实小店为大人备了好几样茶汤。”
  上面关于杨巴话语的修改,首先从“口味”出发,然后又有“桂花茶汤”“玫瑰茶汤”的介绍,显然这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从而渲染了茶汤配料的多样性。这对于茶汤浮头的黄渣子不是脏土,具有明显的暗示作用。这种说话的方式叫“话语视角”,即让人物说行话,办行事。杨巴这样说话,不但给李鸿章一个委婉的解释,同时也符合一个茶汤店主为接待这位贵客做了各种准备,表现出他们的用心与殷勤,加强了去疑的解释作用。“既然”一词承接李鸿章打掉茶汤碗而来,顺势为李鸿章解困。“容小人”如何如何、“其实小店”如何如何,说话的口气从容不迫,有礼有节,比原文本中捣蒜般磕头的杨巴显得既有智慧,又有尊严,很是得体。
  四、要读出李鸿章话语亦“不好”
  文本中李鸿章欣赏一个具有奴性的聪明的杨巴,对其人物性格的揭示格调也显得低了一些。文中说:“不知者当无罪!虽然我不喜欢吃碎芝麻(他也顺坡下了),但你的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嘉奖!来人呀,赏银一百两!”
  李鸿章这几句话有什么不恰当呢?
  第一句话——“不知者当无罪”,其中“罪”字使用不当。既然李鸿章已经心领神会杨巴的巧妙暗示,怎么在接下来的对话中以“罪”字接茬呢?应该这样说话——“不知者不当怪。”“不当怪”,显得更大度,“罪”字言重了。
  文本“话语症候”最典型之处是第二句话——“你的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嘉奖!”李鸿章没有吃茶汤,怎知茶汤之味道如何呢?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这茶汤却不能仅凭眼见,而应该是“耳听为虚,口尝为实”。这样不得体的话显示出堂堂李大人为了掩过饰非不惜放下身段替一个茶汤店主做“广告”“拍马屁”,对自己的失态没有担当的勇气,这与其身份是不和谐的。而在这种不和谐中人们看到了一种官场文化。因此,后边赏银子的行为也就跟着错了,赏得有点虚,没有来由。所以,杨巴成名后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这无疑也有嘲讽的意味。
  李鸿章的话应该怎样说呢?
  李鸿章的对话背景是自己打碎了茶汤碗造成了接待场景的紧张,特别是在杨巴解释之后,更需给下属一个交待。他听得出杨巴在给自己台阶下,天津地方官也听得出,不能把天津地方官当傻瓜。这时李中堂应不露痕迹地给一个正面回应,把气氛缓和下来。因此,他应该这样说——“罢了!你的碎芝麻茶汤虽说不讨爱,但你这嘴巴倒也讨巧。赏银百两,压压惊吧!”
  “罢了”一句,就是“算了吧”的意思,这才符合一位中堂大人在当时情景的答话,既大度,又威严。茶汤不讨爱,嘴巴倒乖。这个评论既合他对茶汤看法之实情,又合杨巴好嘴之实情。这种直截了当的对话,很合上对下的口气。“压压惊吧!”这是“赏银百两”的正当理由,既坦荡而又不露痕迹地承认了自己刚才发怒是误解了下情,又表现出对下人的一种体恤。“吧”字的口吻,有点安慰的意思。这比“名满津门”的溢美话更像这位中堂大人失态之后的所说所为。这样做,也同时得到那些地方官和杨七杨巴的赞叹和感激,尽管李鸿章没有公开说“我不对”,当然就更不至于留下杨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的话柄了。

                      《好嘴杨巴》教学实录

                     天津第九十五中学 王从华

  一、杨巴话语分析
  1.杨巴话语的背景及指向性
  师:这篇故事的精华就在于杨巴在一个特定的场合说出了别人难以说出的话。因此,我们的解读重点就是分析他的话语。同学们想一下,故事的前半部分有什么作用?
  生:介绍杨七杨巴的关系,天津地方官员盘算怎样接待李鸿章,为突出杨巴的“好嘴”作铺垫。
  师:说得很好。探究杨巴的话语,要达到两种教育目的:一是锻炼同学们应变的智慧;二是锻炼同学们合理想象故事人物话语的能力。
  生:请问讲课标题中的话语背景、话语指向性是什么意思呢?
  师:问得好!所谓“话语背景”,简单说就是指文本中人物的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所谓“话语指向性”,就是指人物各自的话语是为什么而说的,其诉求是什么。明白了这一切,然后看它们对于人物说什么话的影响。
  先说话语背景,杨巴一个卖茶汤的怎么和李鸿章对话呢?
  生:李鸿章来天津巡视,天津地方官员为讨好李鸿章,一个劲儿地算计怎样接待李鸿章才好,特别是吃什么。山珍海味,李鸿章不稀罕。唯有地方风味,也许能让李鸿章感到新鲜。
  师:大家都知道天津小吃很多,为什么选茶汤?
  生:天津小吃虽多,但熬小鱼刺儿多,炸麻花太硬,所以选中茶汤。
  师:“杨家茶汤”有名气,自然就成为接待李鸿章的首选。但是费了这么大的心思,事情怎么样了呢?
  生:李鸿章没喝过茶汤,看到杨七杨巴端来的茶汤浮头漂着的碎芝麻误以为是脏东西,将汤碗打落在地,地方官不知如何是好。
  师:这就是杨巴说话的背景,必须解决李鸿章发怒的问题。
  生:这事很简单呀!天津地方官问一问中堂大人为何不悦,杨家兄弟解释一下不就行了吗?
  师:同学们想一下,行吗?
  生:不行啊!那李鸿章不就要丢面子了吗?
  师:对呀!只要是李鸿章说出他生气的原委,就成笑话了。堂堂的李大人孤陋寡闻——请他品茶汤,不识芝麻,打落汤碗。所以必须在李中堂或天津地方官发问之前,想法把李大人打落汤碗这事遮掩过去,为李鸿章发怒找一个合适的其他理由。同时还要解除李鸿章的怀疑,让他自己明白打汤碗的举动是误会。必须有人出头做这件事,这就是杨巴说话的指向性。
  2.杨巴话语之“是”与“非”
  师:根据这样的话语背景和话语指向性,我们分析一下杨巴话语之“是”与“非”,哪些地方做得对,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适。

首先说,杨巴在说话的时机上做得怎么样?
  生:用文本的话来说“抢在”了“前头”。没等李鸿章发问,也没等天津地方官发问,杨巴抢了话头,取得了主动权。
  师:他是怎么样说的?
  生:“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师:“中堂大人息怒”,是一句引子。意思是请中堂大人先别生气,请听“我”的解释。那么,他的解释有何妙处呢?明确一点儿说,他把李鸿章生气的原因作了怎样的引导呢?
  生:把李鸿章生气的原因揽到了自己的头上,是他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碎芝麻粒,而偏偏进了碎芝麻茶汤,过在自己。
  师: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生:李鸿章打茶汤碗有了理由。
  师:仅仅如此吗?这句话可是话里有话呀!请注意,杨巴说的是“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有什么暗示?
  生:暗示说茶汤浮头漂着的是碎芝麻粒,大人您误会了。
  师:杨巴说的是“不爱吃”,这个说法有什么作用?
  生:说明中堂大人生气是因为不合他的口味。
  师:掩盖了什么呢?
  生:掩盖了李鸿章不识芝麻的缺陷。
  师:这样的结果呢?
  生:李鸿章很高兴。他“明白刚才茶汤上那些黄渣子不是脏东西,是碎芝麻”,并且对杨巴这种解释的方式也很满意,“既叫自己明白,又给自己面子”,赏给杨巴一百两银子。
  师:杨巴不但话抢得快,而且说得也巧。这是其“是”之处。一句话解了三方面的难,李鸿章脸上的阴云散了,天津的官员也不用着急了,杨巴放心了。
  但杨巴的话全那么得体吗?他的话语有无可非之处?
  大家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人遇上这样的情况,为了给领导解围找面子,把自己糟蹋得不像样子,舒服吗?
  生:我觉得“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是一定要说的,这是暗暗地解释。其他什么“惹恼了大人”“饶了小人”“痛改前非”就说过头了。言不由衷,假模假样的。
  师: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过了头,就容易让人反感。
  但是我们不仅要有这种敏感的直觉能力,而且还要从理性上明白杨巴的话错在哪里。这还得回到一开始我给大家解释的两个概念——“话语背景”与“话语指向性”。人们说的话语受“话语背景”和“话语指向性”的规定。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情景下,为达到这样的目的,要这样来说,三个“这样”要和谐。
  生:请问老师,杨巴的话如何违背了“这样”的一致呢?
  师:杨巴后面自贬自责的话既背离了茶汤店主的背景身份,又偏离了让李鸿章去疑的解释目的。大家想一想,当一个茶汤店主接到这样一个任务的时候会怎么样?
  生: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家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
  师:大家还想一想,在杨巴辩解的过程中,能不能说说自己的准备情况以显示自己的心意呢?
  生:可以的。这其实是很好的表白机会,特别是真的有情况,也是一种自我开脱。平常人们不是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吗?
  师:所以,“惹恼了大人”呀,“饶了小人”呀,“痛改前非”呀,这些虚头假脑的话有余,而认认真真、实实在在的表白、解释,让李鸿章理解自己,这方面的话语显然不足。腰杆挺得不直,头磕得太响。
  生:就是说要多解释,主动摆好,“求饶”是被动行为。
  师:是的,主动摆自己的好显得更有智慧。
  3.杨巴话语之重说
  师:现在我们就讨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假如你就是杨巴,应该怎样把这番解释话语说得更好一些呢?这个问题,是对大家一个考验。怎样做既保全李鸿章的面子,又能坚守自己的人格尊严,做到有礼有节。这种想象训练,本身也是重新塑造一个新杨巴,这也是写作问题。
  生:中堂大人请息怒!小人不知道您不爱吃茶汤,我给您重做别的去。
  师:你的思考很不错。老师来完善完善:“中堂大人请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的口味,既然您老人家不爱吃碎芝麻茶汤,容小人重给大人沏一碗不加碎芝麻粒的,要不然换成桂花味儿的、玫瑰味儿的。小人没见过大阵势,办事不周,其实小店为大人备了好几样呢!”
  同学们看,杨巴这样说话,与文本有什么不同?
  生:自贬自责的味道不大。
  生:“容小人重给大人沏一碗不加碎芝麻粒的”,加大了暗示的力度。
  生:又添了茶汤的新品种,桂花、玫瑰,显然还是为了解释第一碗茶汤上的黄渣子是一种配料。
  师:仅仅是解释配料吗?
  生:还表现出茶汤店为了伺候好李鸿章是多么尽心。
  师:老师拟的这些话,长处多着呢。这可不是吹呀!(生笑)除了你们说的以外,还比如老师用“既然”一词,顺李鸿章打茶汤碗一事而说,“容小人”如何如何、“其实小店”如何如何,显示出杨巴的临事不乱,从容不迫。这就是“有礼有节”的新杨巴。
  生:老师,为什么一开始不把各种茶汤一齐端出来让中堂大人选择呢?那不就没事了吗?
  师:这个反问好。但我说了——“没见过大阵势,办事不周”嘛!这也讲得通呀!
  二、李鸿章话语之反思
  1.品读李鸿章话语之错
  师:让我们来推敲李鸿章的回应话语。第一句——“不知者当无罪!”同学们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不知道的人应当是无罪的。
  师:什么是“罪”?
  生:违犯法律的行为是一种罪行。
  师: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碎芝麻粒是“罪”吗?
  生:不是。
  师:所以,李鸿章用“不知者当无罪”,“罪”字不当,话说得重了。其实,与李鸿章的话相近的有一句俗话,谁知道?
  生:不知者当不怪。
  师:“怪”是什么意思?
  生:责备。
  师:你们认为李鸿章在这里怎么说更好?
  生:我认为应当说“不知者当不怪”,就是不要责备他。
  师:让我们再看李鸿章说的第二句话——“虽然我不喜欢吃碎芝麻,但你的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嘉奖!”同学们,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所以,我要想知道“杨家茶汤”怎么样,就应当怎么做呢?
  生:“变革”茶汤。
  师:李鸿章“变革”杨家茶汤了吗?
  生:变革了。
  师:怎么变革的?
  生:用手“啪”地将茶汤碗打落,茶汤泼了一地。
  师:他能知道“杨家茶汤”的滋味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他“变革”的方式不对,应该是“亲口吃一吃”。
  师:所以,李鸿章不知道“杨家茶汤”是什么滋味。不知道“杨家茶汤”是什么滋味便说“名满津门”可以吗?
  生:听天津地方官员介绍呀!
  师:只听介绍这事如何可信呢?有句话怎么说?
  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师:仅听介绍是“耳听为虚”,“亲口吃一吃”才算为实。堂堂的李大人为一家不知啥滋味的茶汤做广告合适吗?
  生:不合适是不合适,但他受了杨巴的好处呀。
  师:什么好处?
  生:杨巴替他护短、背了黑锅呀。(生笑)
  师:嗯,有道理。可是后边赏银百两的事情就有点儿离谱了,没来由,不妥当。而且,“虽然我不喜欢吃碎芝麻,但你的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奖励!”这里的“虽然”和“但是”两者不搭界,不构成转折关系。
  2.李鸿章话语应该怎样说
  师:李鸿章怎么说怎么做才得体呢?大家都来做一做“中堂大人”,站在李大人的角度想一想怎么样把这事做得体了。这里的关键是想象李鸿章如何把架子端起来,还得把打碗这事担起来。
  生:不知者当不怪,你也是一片孝心,看赏!
  师:你的话,李鸿章倒是把架子端起来了,但是没有把打碗的事担起来。
  老师也来做一回中堂大人:“罢了!虽然你的碎芝麻茶汤不讨爱,但你的嘴很讨巧,赏银一百两,压压惊吧。”“罢了”,口气很大。“压压惊”就等于暗地承认自己的失态,还显示出体恤下人。
  生:老师,我有疑问。您在前边说李鸿章的话——“虽然我不喜欢吃碎芝麻,但你的茶汤名满津门”,这里的“虽然”和“但是”没有转折关系。而您方才说——“虽然你的碎芝麻茶汤不讨爱,但你的嘴很讨巧”,句式都一样,不也是没有转折关系吗?
  师:你思考得很细呀!我这里说的“虽然你的碎芝麻茶汤不讨爱,但你的嘴很讨巧”是有转折关系的。前边李鸿章的话说的是两人的事,而这里说的都是针对杨巴的,所以有转折关系。比如说——姚明虽然身躯高大,但他较为灵活,所以才能成为好中锋。

课后作文题:
  请上网查阅“放生水貂”信息,并以“放生”为题目,以对话为主要表达方式,编写一个小故事。
附:学生例文及评析
  有一位哲学家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一个人既是完全善良的,同时又对无辜的人造成伤害?
——题记
  一、山间一条公路上
  一辆卡车在行进着。车上摞着许多铁笼子,笼子里是水貂。
  一位慈善的放生者,每年都要放生一批生灵。今年,他的计划是把从农民手里收购来的400只水貂寻找一个好去处放生。这批水貂也许是幸运的。
  所以,故事开始了。“老大,你说他会把我们送哪儿去?”水貂小弟向貂群中一只胖乎乎的大水貂问。“别管它,反正咱们算是逃过一劫,到哪儿总比被宰好吧!”胖水貂若有所思地说,因为它也不知道被送到哪里。总之,它想,这下子有活路了。
  二、某佛教圣地
“您好,请问谁是这里的负责人?”放生者站在景区管理办公室一个人的桌前问。“我就是。什么事?”管理区主任说话很简单。“我从农民手里收来一批水貂,想择吉日在贵地放生。”放生者说。“哦,是这样啊……”管理区主任拖长了话音,摸着下巴,在沉思:这是一件善事。放生,一来和佛家宗旨一致;二来,这也算景区开展的公益活动。借此良机,宣传一下,影响会大大增加。于是,对来者说:“你的善心,我佛会保佑你的。我们一起商量一下,做一个小小的仪式,让大家都知道多做善事,多兴善举。”
  于是,400只水貂被放入景区山林之中。“哇噻!这里太美了!老大,看来我们的快乐生活要到啦!”水貂小弟兴奋地向胖水貂说道。“啊!真的要感谢那位善心人,还有这景点管理人,他们愿意接纳我们。”胖水貂慢吞吞地说。
  水貂们一个个扭动着身子,蹒跚地向山林四下散去,看得出来,它们在饲养者那里受到了优待,长得都很好。
  三、山下一个养鸡场
  几天后。“老大!老大!我都快饿死了!别说鸡呀,鱼呀,连麸皮苞谷都没有。这里的泉水也特别凉,我都拉肚子了!”水貂小弟向胖水貂诉苦。“是呀,弟兄们有的已经死了。咱们不能老在山上转啦,要到山下走走。有人的地方就有咱们吃的。”还是胖水貂有见识,说得水貂小弟和其他水貂一个劲儿地点头。
  夜晚,它们相约下山,足有二三十只。
  来到一个大院落,闻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鸡舍。胖水貂原来的饲养人,在貂舍旁就有几间鸡舍。
  水貂向鸡扑去,鸡舍一阵骚动,一片狼藉。
  第二天。“啊!我的鸡!”看到一团糟的鸡舍,咬断脖子的,破肚子的,足有三五十只鸡。养鸡人心疼不已,其实,与他家遭到同样命运的还有两家鸡场。人们疑惑不解,过去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啊!还是村长有心计,他想起了景点水貂放生仪式,他被邀请参加了。得找景区管理人,但空口无凭,要有证据。他让村民今夜关紧鸡舍,设置陷笼,要能捉几只水貂就好办了。
  果然,三家鸡场,各自都有收获,捉了三四只不等。
  四、景区管理处
“出来!”“你们给我出来!”
  大清早哪来这许多嘈杂的喊叫?管理区主任来到门外,看到有二三十个村民,心生疑惑,谁招惹他们了?可是,没等他问,村民就朝他发火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句话——“赔我们的鸡!”这时,村长出头了,向景区管理主任一五一十讲了一遍,说着还让管理区主任看了看关在笼子里的水貂。这下他傻眼了。刚做件好事,怎么惹这么大麻烦呢?先是道歉,但村民不干,要赔偿。这要花钱哪,数目还不少呀。
  于是管理区主任自我辩解和村长为村民讨公道的口水战在管理区的院子里展开了。“鸡是水貂咬死的,与我们有何关系?”“水貂是经你们管理区同意放生的,就有关系。”“水貂是放生人放的,你们应该找他去。”“我们到哪里去找他,我们就找你,你是关联人。”“水貂它是动物,咬死鸡,这是自然灾害。”“水貂水貂,你们就应该把它们放到湖里、河里,放到山林里,就不是地方。你们放生,白吃我们的鸡,谁受得了?”
  其他村民给村长助威,加劲地喊:“赔钱!赔钱!”
  管理区主任理屈词穷,答应每只鸡赔偿50元。
  五、村民回去的路上
“这赔偿钱是拿到手了,但水貂还是要到村里来呀!鸡还是要遭殃呀!”一个村民摸着口袋里的钱愁眉苦脸地说。“咱怕啥!咬死一只鸡,就给他主任送一只。这水貂又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到你家去偷鸡,捉它又不犯法。听说水貂皮可值钱啦。”村长劝解村民道。
  六、山林里
  胖水貂郁郁寡欢。“老大,咱们现在找到吃的了,为什么不高兴?”水貂小弟疑惑地问。“你没发现吗?我们每下山一次,总有几个弟兄回不来。有的是掉在笼子里,有的是被套住了。我干着急。”胖水貂说。“唉!到这里来,我们迟早都要被捉住。还是逃脱不掉被剥皮的命运。”有一只水貂叹了一口气,很无奈地说。
评析:
  作者构思了两条线,一方面是人的对话,一方面是水貂的对话,两者交错进行。人的对话,主要是村长的嘴好,能抓住理,争取到赔偿。水貂的对话,则是对现实发生的事的绝妙评点,对人们不恰当的放生举动构成一种讽刺。它们从养貂人手中脱离了被宰杀的命运,但是被放生后经过一番苦难,又成了养鸡人的猎物,很有象征意味。
  除少数情景描述作为衔接外,文章的内涵都是由对话传达出来的,这是本课教学目标一个极好的实践延伸。
  故事以空间位置为小标题,令人遐想。开头从水貂盼活路说起,结尾以水貂悲叹命运告终,首尾呼应,令人感慨良多。
【教学档案】
  《好嘴杨巴》显然讲杨巴嘴“好”,但我们不能这样死读“这一篇”课文,教师须“额外加力”,还要教学生看到他嘴的“不好”,更要看到李鸿章嘴的“不好”。“好”与“不好”两面读才能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启示。在这里,人们又可看到哲学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好”是很容易看到的,而“不好”是很难辨别的。
  这里的功夫就在于我们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语言感应能力,就本课文而言,特别是“在什么山前唱什么歌,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话语感应能力。这就牵涉到有关话语背景、话语指向性与话语相应的理性认识及实践运用能力问题。
  本专题不拘守“这一篇”课文的约束,并由此拓展开去,在“应该怎样说”方面努力做“功课”。“应该怎样说”的拓展性实践训练能保证“一教双得”,即培养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应变机智与合理拟构人物话语的写作能力。
  正是有了这样明确的认识,本专题教学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教育。两次在人物话语上加强想象性实践训练。诚然,学生的对话能力是稚嫩的,但他们的话语思维方向是正确的。比如,关于杨巴话语的设想,学生都能想到“重做”。这是基本的应变思维,与“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相呼应,这样的主动解释比磕头告饶要高明许多。
  本次以“放生”为题作文,学生有很丰富的想象力。有效的教学内容、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题目、恰当的提示导引、明确的写作要求,都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境界。

  
  
  
                    《廉颇蔺相如列传》解读
                 ——教学生认识蔺相如是冒险主义者
                     南开大学文学院 徐江

  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把蔺相如描述为一个“智勇可谓兼之”的英雄。自从这篇传记被选入高中教材以来,我们在蔺相如人物形象的分析中便承继了司马迁的衣钵,以司马迁的话为本,大谈蔺相如的“智勇”形象。正如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所说,“作者选取‘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
  从文本的事实看,蔺相如“完璧归赵”是传记写作重点,而且是蔺相如仕途成功的开始。他似乎的确也不辱使命——“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完璧归赵。”但是,任何有头脑的人细细想想,蔺相如的“完璧归赵”是一种十分令人后怕的事情,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 他的所谓“智勇”之中,隐含着轻率、无理、无礼,罔顾赵国的安危,损害赵国的国格,眼中只有那块和氏璧,根本没有战略眼光。我们今日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教材,应该教导学生能够认识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以此文本为例子,在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种珍贵的另类辨别力。这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之一,且不论它是什么“大语文”或“小语文”。当前语文界的教者,普遍缺乏我这里所说的实际解读能力,只会在那些概念上争来争去。难道我说的不是事实吗?
  若想在世俗观念统治的背景下能够显示一点儿反潮流的珍贵辨别力量,面对众人说“是”的情景能非其所隐含着的“非”,不只需要勇气,首先需要的是能力,是方法。作为语文课的教者应该有这种能力,应该培养这种能力。本文教学生认识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培养学生另类的辨别力所需要的方法就是“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所谓“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就是指客观事件已经客观地发生过了,它已经成为事实,但对它进行评判的时候,不要局限在已经发生的事实,就事论事。而是要认识到任何事件都可以从初始状态走向两种以上的可能的结束状态。为了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件,我们不仅需要知道世界实际上是如何变化的,而且应该知道如果没有这个事件,它的情景会是什么样的另一种状态,即从与事实相反的角度作假设性想象、判断,看一看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后果。如果因为它们未成为现实而予以排除,从不考虑这些可能的替代项,显然对事情的评判和认识是不会深刻的。列昂•托洛茨基就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假如列宁在1917年被刺身亡,十月革命还会成功吗?”托落茨基的回答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不’”,“因为这个个体起着关键的作用。”
  要正确而深刻理解一个事件,必须把实际事件放在与之相反的可能性的空间里,建构起一种反事实的情景,恢复事件过去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重新打开已经关闭的事件的另一扇可能性大门。从而会想象到与已经发生的事件相反的假设性判断,从中汲取已发生事件隐含着的可能的经验教训。一个思考者能对客观事件有这种假设思考意识和能力,说明它对事件有深入的辩证理解,显示出拥有思辨洞识的能力。有人明确地说:“当代的认知研究表明:‘智商的一个重要成分是进行反事实推理,更宽泛地说,是对可能性进行想象。’”甚至说,“电脑计算和设计将会使反事实历史更具吸引力和精确性。”(《新叙事学》,〈美〉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第202页、197页)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就很推崇这种辨别力,他说:“这种辨别力还涉及到那些在……世俗场合中从价值中被排除去的”。所谓在“世俗场合中从价中被排除的”因素,就是在现实的客观世界上并没有发生的却可能发生的与事实相反的事件。怀特海继续对此解释说:“譬如,以滑铁卢之战为例。这场战役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并且以这场失败为基础,建构了我们现实的世界。但是,那些表达了由他的胜利可能会导致的另一种历史路径的抽象观念与那些现实发生的事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思考这些可能性,甚至在不考虑它们时,也会承认它们的相关性。”(《过程与实在》,〈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著,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第337页)这位哲学家显然很重视与客观事件相反的并不存在的可能存在的情景。
  方才我们充分讨论了“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对认识已经发生事件的意义、价值。其实从操作实践上讲是很容易的,用一个公式概括的话,它是这样的——“假如……不……,而是……,那么就会……。”举个例子说,苏洵在《六国论》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时便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想象另一种情景——“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就是说,当年韩、魏、楚不向秦国赂地求安,齐人勿附秦国,燕国不靠刺客,赵国不残害良将,众诸侯“并力西问”,显然“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样一种可能的存在,对于韩、魏、楚赂地力亏,最后导致六国相继连环灭亡不是一种很好的反证批判吗?所以,掌握“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对于认识客观已发生的事件是很有益处的。
  也许性急的读者早已按奈不住自己的心情想问,上边讲的这一切怎么能在解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和认识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发生联系呢?
  当教者明了“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当教者教学生认识了“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我们便可思索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过程中,有什么与已经发生的事件相反的其他可能的事件发生,特别是想象一下有没有危及赵国安全、给赵国造成被动的可能事件发生。比如,当秦王按照蔺相如的请求,准确说,应该是按照赵国的请求,“斋五日”“设九宾于庭”非常隆重地准备接受和氏璧的时候,蔺相如给秦王当头浇了一桶冷水,告诉他和氏璧已被暗地送回赵国了。秦王和群臣“相视而嬉”,“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在这时,秦王表现很大度,制止了左右要惩罚蔺相如的举动,“毕礼而归之”。在这里就有作“反事实思维”的由头了——假如秦王没有那样地克制,而是恼羞成怒,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要寻找发泄怒气的出口,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显然,学生会想象到下面的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并成为“完璧归赵”原事件的替代项。
  秦王命人将蔺相如囚禁起来,然后遣使入赵,问赵王讨说法。秦使者可以堂堂正正地说秦王如何“斋五日”,如何“设九宾于庭”诚恳地要与赵国做这笔以城换璧的交易。但蔺相如却如何如何戏弄秦王,这是赵国对秦国的无礼,要求赵王给予赔偿。
  甚至秦王当庭让蔺相如受汤镬之刑,然后再以赵国侮辱秦国为由,兵临邯郸,不赔偿国格受辱精神损费绝不退兵,要求赵国给个说法。赵王将被迫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诛蔺相如九族,奉璧求和等等。
  本来,赵国得了和氏璧,秦国以十五城易璧,在赵国没有将璧给秦国之前是不能断定赵国诈璧的。秦国按赵国的请求“斋五日”“设九宾于庭”的情况下,接下来就应该由赵国特使授璧,而后看秦国表现是否予城。但蔺相如“先发治人”,暗地“完璧归赵”,他自己都承认“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这样蔺相如就把秦赵易璧的外交博弈主动权完完全全地奉送给了秦国,授柄于秦,归直于秦。他“完璧归赵”的举动给赵国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一切皆由人家秦王作主,秦王怎样做都有理由,都得体。秦王大度,不与赵计较,如事情本身那样,放掉蔺相如。秦王理性一点儿,扣押蔺相如,遣使入赵,责备赵王,赵王只有赔不是的份儿。秦王火气大一些,兵犯邯郸,责赵国不信,若让秦罢兵,不知要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落这些结果中的哪一项,都是赵国的被动,何必派蔺相如赴秦呢?当初婉言拒绝秦之所请,至少还不会发生伤害秦国的事情。蔺相如作为弱国使者,绝不能主动挑逗、诱发强国的不满,“完璧归赵”是轻率、无理、无礼的失败外交。携璧入秦,一看形势不妙,偷偷把璧送回国内,这样的 特使谁都能当。作为赵国的易璧特使,他的职责应当是既要保证赵国和氏璧不受损失,赵国尊严不受伤害,同时,还要小心翼翼,不开罪秦国,不驳秦国面子。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保证“双惠双赢”。秦国本来有诈璧之心,而赵国势弱担心被诈,这本来是两难的事如果能做成两全的事,这才是蔺相如“智勇”双兼之体现,而非简单的“完璧归赵”。
  这时,我们还需要运用“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反思蔺相如一开始在赵王面前请缨赴秦时所犯下的错误。他对赵王说:“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于是,赵王“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蔺相如夸下海口,他单车赴秦怎样能保证“城入赵而璧留秦”,怎样保证“城不入……完璧归赵”呢?他事前没有任何充分的预案,只是见机行事睹一把而已。冒险主义者的另一面就是机会主义者。在这里,我们用“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想象与蔺相如当初相反的做法,就会充分认识蔺相如的轻率错误。
  假如作为特使的蔺相如,他就不受秦以城易璧的思维约束,他想的不是城入赵如何,不入赵又如何,而是抱定促秦打消以城易璧的念头而赴秦。因而,他就不是“奉璧往使”,而是空手单车西入秦。为达到上述目的,就要胸有成竹,有预案,考虑周全。特别是站在秦王的立场上,替秦王盘算一下以城易璧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若真的以城易璧,秦王会招来城中百姓厚怨;而以城诈璧,得璧不予城,以一璧而失信于天下亦不值得。这是一种因果思维意识,即设想以城易璧或诈璧会造成什么后果。当然,这也是一种证伪排除思维,就是说“换”与“诈”都行不通,只能打消以城易璧或诈璧的想法。他赴秦不是见机行事,而是早打好了游说秦王的腹稿——“璧乃一物件尔,十五城则非十五城,乃十五城民之居所也。若以十五城易璧,恐陷大王重物轻民之不义也。倘大王得璧而不舍城,亦陷大王于不诚不信也,以一璧而见笑于天下,亦不当也。望大王罢此议也。”假使秦王坚持想得到和氏璧,蔺相如可再谏之曰:“大王诚爱璧,赵国缺谷,赵王忧民之饥也,愿以璧易谷。大王可予赵十五万石谷米,既可免除民怨,亦助赵王恤民之苦也。若大王践诺,臣愿质于秦,且秦强赵弱,岂敢逆大王之欢也。谷至赵,赵必奉璧。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这样做就不会发生两骗秦王的事情了,即假说璧有瑕和借“斋五日”之机“完璧归赵”。因为和氏璧本来就没有带到秦国去。想那秦王两次受作弄尚且能忍而不发,“毕礼而归之”,蔺相如能这样诚惶诚恐真心相谏岂能刁难于他,进而不但罢以城易璧或诈璧之想,而且以谷易璧也不会行之。显然,这样的结果于赵国是最佳选择。当然,以谷易璧也是双方都可接受的。以这样的思维教学生认识蔺相如,不但辩证地看清了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学习了一种思维方法,而且也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打印此页】 【返回

 

版权所有:河北唐山第十中学 · 联系电话 办公室:0315-5262711 教务处:0315-5262717 艺术处:0315-5262728

河北唐山第十中学 • 2013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山西南里小区内 邮编063000 
冀ICP备110102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