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简介 | 通知公告 | 校内新闻| 招生与考试|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艺术教育| 团队建设| 党建园地| 工会建设| 禁毒教育| 总务工作| 文明创建|  
河北唐山第十中学欢迎您!
     

禁毒教育

 
 
 
.

禁毒常识

.

工作动态

.

主题活动

.

制度建设

.

师资建设

.

家教活动

 
   
.

.

 
禁毒教育>>家教活动 打印此页】 【返回

注重家庭预防,使青少年远离毒品

发布日期:[2012-8-9]    共阅[3878]次
    2O世纪80年代以来, 毒品已经成为全球性最为严重的公害, 尤其使人优虑的是, 大部分吸毒者都是青少年。在我国, 登记在册的86万吸毒人员中就有85.1%为35岁以下的青少年。如何让青少年增强抵制毒品的意识,免受毒品的危害, 控制新吸毒人员的滋生, 已成为亚待解决的问题。
  (一)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吸毒的影响
  很多吸毒者之所以走上吸毒的歧途, 与家庭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家庭教育不良是导致青少年沾染毒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1.家庭结构的破坏。
  父母亡故、离异、再婚等家庭结构的破坏, 均会使孩子失去完美家庭的温馨和安全感, 使他们难以得到应有的家庭教育, 甚至因为受到歧视使他们到处去寻找所谓“温暖”“友谊”和“保护”,从而被坏人引诱腐蚀,步人歧途,成为吸毒者。如,李某某原是某省乒乓球赛亚军,是个很有前途的体育苗子,后因父母离异,渐渐无心学习。离校后,她受不良朋友的影响开始吸毒,后被劳动教养,在8年中她竟吸掉了70多万元的毒品。
  2.家庭关系紧张。
  有的家庭虽然结构完整,但家庭气氛紧张,特别是父母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不休,大动干戈,甚至把孩子当出气筒。生活在这样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就会觉得家里无安全、无友爱、无亲情,厌恶憎恨这个家,甚至为躲避“战乱”逃避伤害而离家出走,流落社会,投人吸毒群体,以期达到“ 解脱”的目的。
  3.家长品行不良,沉酒于吸毒中。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父母有吸毒行为的家庭中是非常危险的。由于大人吸毒造成的恶劣家庭环境,往往成为青少年吸毒和犯罪的温床。这会给青少年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导致他们走上邪路,沽染毒品。如,某省15岁少年区某某的父母双双染有毒痛,在毒魔缠绕的家庭环境中, 本已辍学的区某某也开始吸毒。1997年5月区某某毒瘾发作,连续注射两针毒品因剂量过大致死。其母在狱中知晓后,悔之晚矣。
  4.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家长的过分溺爱娇惯,使孩子不满于现有的生活方式,千方百计地寻找刺激与乐趣,如遇到吸毒这种刺激便一拍即合。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孩子如遇吸毒者的教唆拉拢极易落人泥潭。父母或因工作繁忙,或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或感到管而无效就大撒把, 对孩子放任自流,都容易导致青少年走上邪路,沽染毒品。
(二)注重家庭预防, 使青少年远离毒品
  青少年是吸毒的高危人群。根据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调查发现,从小学高年级起,就有人开始吸毒。因此,作为家长,当社会上有人吸毒时就要时刻警惕自己的孩子会被毒品引诱,建立起一道使青少年远离毒品的家庭防线。
  1.履行家长的保护功能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父母有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从法律上确立了家庭的保护功能。父母保护子女不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而且负有法律上的义务。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是任何社会团体都无法比拟的,家庭成员的优缺点甚至违法犯罪行为最容易被其他成员所了解。特别是青少年吸毒,只要家长具备一定的毒品知识,真正关心和爱护子女,是可以预先发现子女吸毒征兆,及早制止或抑制其向恶性方向发展, 帮助他们尽快远离毒品危害的。家长要注意观察子女的言谈举止,了解子女的动态,多与之交流思想,及时发现认真纠正子女的各种不良习惯,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当发现子女受坏人欺骗、引诱、教唆沾染毒品时,家长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情况,果断采取转学、迁居等方式使子女免受骚扰侵害,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2.强化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的教育功能是预防青少年沾染毒品的保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条规定:“未成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首先,家长要抓好对子女的思想与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良好的道德观念,教育子女遵纪守法,逐步形成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反毒防毒的自觉性。
  其次,家长既要注意言传又要注意身教,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父母的榜样的作用来实现的,子女对父母的模仿既包括外在的举止又包括内在的品质。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 父母首先要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子女起到表率作用。
  最后,如果父母沾染了毒品, 要为孩子的前途着想, 尽快地戒除毒瘾,以自身经历从正面教育孩子,远离毒品,切勿放弃为人父母的基本职责,影响、引导孩子步己后尘,陷入毒品的深渊。
  3.发挥家庭的限制功能。
  发挥家庭的限制功能,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沾染毒品。限制就是对子女不良行为的管制和约束,如不得让未成年子女弃学混世、无故深夜外出、结交坏朋友、观看不健康影视、出人不良场所等。家长通过必要的、合理的、有效的限制和约束,在子女心目中建立起码的行为规范,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明白是非荣辱,邪正曲直,以减少青少年接触毒品的机会,消除沽染毒品的诱因。
  对己经沾染上毒品的青少年,更应该强化家庭的限制作用。父母要及时制止,采取措施严加管教,担负起矫正子女不良行为、戒除毒瘾的责任。
 
      打印此页】 【返回

 

版权所有:河北唐山第十中学 · 联系电话 办公室:0315-5262711 教务处:0315-5262717 艺术处:0315-5262728

河北唐山第十中学 • 2013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山西南里小区内 邮编063000 
冀ICP备110102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