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简介 | 通知公告 | 校内新闻| 招生与考试|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艺术教育| 团队建设| 党建园地| 工会建设| 禁毒教育| 总务工作| 文明创建|  
河北唐山第十中学欢迎您!
     

禁毒教育

 
 
 
.

禁毒常识

.

工作动态

.

主题活动

.

制度建设

.

师资建设

.

家教活动

 
   
.

.

 
禁毒教育>>家教活动 打印此页】 【返回

毒品预防教育宣传资料

发布日期:[2012-6-22]    共阅[3600]次
    一、什么是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的,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国际禁毒公约和中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食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同时,因为新型毒品的滥用多发生在娱乐场所,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
  二、 新型毒品分类
  根据新型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角酰二乙胺、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己哌啶和氯胺酮);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俗称摇头丸);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等。
  三、几种常见的新型毒品
  1、冰毒(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冰毒精神依赖性极强,是目前我国危害最大的新型毒品。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错觉,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2、麻古:一种冰毒片剂,外观与摇头丸相似,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
  3、摇头丸(MDMA):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因滥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被称为“摇头丸”。吸食者表现出超乎异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倦。同时,在幻觉作用下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和急性心脑疾病。
  4、K粉(氯胺酮):分离性麻醉剂。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产生意识和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幻觉、运动功能障碍,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重损害。此外,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的K粉,可随意勾兑进饮料、红酒中服下,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以又有“迷奸粉”之称。
  5、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一种镇静、催眠药物,长期服用极易导致药物依赖。因麻醉效果比普通安定强45—100倍,口服后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晕倒,故俗称“蒙汗药”、“迷魂药”。此外,服用后还会出现狂躁、好斗、胡言乱语、欲跳楼自杀等精神失常症状。
  四、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外在表现
  1、反应迟钝、抑郁或反常的精神,有幻听、幻视、幻觉等。出现机械性地重复相似的动作。
  2、明显消瘦、老化。出现牙磨损、瞳孔放大、腹泻、呕吐、恶心等症状。
  3、行为模式突然改变,心神不定,常躲在房间或洗手间,经常晚归或借故外出等。作息时间改变,晚上不睡,早晨不起。
  4、显著的个性或情绪变化,喜怒无常、烦躁不安、猜忌多疑。疏远家人、关系不和。
  5、纪律涣散,无故旷工、旷课,工作学习表现变差。
  6、不良交往增多,言谈中提及吸毒术语,如嗑药、嗨吧、溜冰、吸管、打K、冰枪、散冰等。
  7、不明去向的开支日渐增多,在家中或单位偷窃钱物,频频向父母、亲友借钱。
  五、新型毒品的危害
  由于新型毒品对于身体的依赖性相对较小,而对精神上的长期影响一般不容易看到,并且要求在超强、超重的重金属音乐刺激下才能有助于药效的发挥。而没有这些外媒作用,不在特定的环境中,短期内吸食者不会有特别想吸的感觉。所以有些人觉得用了不会导致大的危害,就连续使用。但是,实际上新、老毒品只是反应快慢不同,对人体的危害性没有差别。同等剂量的新型毒品甚至比传统毒品毒性和成瘾性更强烈,服用这些毒品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体温急剧上升、心血管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另外,如果连续使用这类兴奋剂,会导致人脑的神经细胞受到严重损伤,甚至退变,导致精神病发作,机体的其他系统功能也都会受到严重的损伤。
  对于社会上流传着的“新型毒品可以减肥”的说法,有关专家认为,所有的兴奋剂都有减肥的效果,因为兴奋可以增加身体消耗,同时抑制食欲。但是长期服用就会出现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紊乱、体质下降,同时出现抑郁等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所以用吸毒来减肥是非常危险的,是个得不偿失的行为。
  据公安部的统计,艾滋病的感染途径71%来自于吸毒,而目前,由于新型毒品的兴奋剂和致幻剂很容易激发性欲,并且一般是在群体性娱乐场所使用,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的几率很大,很容易导致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而且,有些新型毒品吸食者服用后可出现性欲增强的特点并产生快速睡意,苏醒后会出现短暂性记忆缺失,即对昏迷期间发生的任何事件无记忆,常被犯罪分子利用实施强奸,并伴有群体性滥交,危害极大。
  毒品案件已成为侵犯财产、人身伤害之后的第三类多发案件。以前吸食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患者是为了得到毒品而不惜犯罪,现在吸食新型毒品后,产生出来的是另一个亢奋、失去理智的人,极容易引发恶性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对社会危害巨大。
  六、青少年如何抵御新型毒品侵害
  “新型毒品”的某些药理特性(自信心增强、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人际间距离感消失、清醒不瞌睡、体能加强,食欲减退)使人能适应各种社会活动,既有精力娱乐消遣,又能应付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很容易被年轻人和高工作强度的人接受,认为使用新型毒品是增强个人表现的一种时髦生活方式,进而继续使用逐渐发展到成瘾,而一旦成瘾生活就被毒品控制,只要不继续使用毒品就会出现消极抑郁等戒断症状,有的终生处于精神残疾状态。目前对于毒品成瘾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每一个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应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免遭毒品侵袭。
  了解新型毒品真相,减弱好奇心:吸食新型毒品最终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毒品不能碰。
  坚决拒绝同伴吸毒的邀请:97%以上的人第一次吸毒都是受朋友“邀请”。为了解决毒资,很多吸毒者会采取各种手段引诱他人吸毒。如“吸毒能治病”、“吸食冰毒很时尚,有钱人才玩”、“偶尔玩一玩不会上瘾,可以彻底释放压力”、“玩这个就是提神,还可以增加性能力和减肥”。接到这样邀请时要保持警觉,借故离开,并考虑中止朋友关系。
  在娱乐服务场所要提高警惕:在娱乐场所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留意易拉罐等饮料是否有被注射的针眼和开封的迹象,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管饮料和食品,避免因误食毒品而上瘾或遭到性侵犯。怀疑场所内有人吸毒时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因惊慌而加重对方的不正常反应,同时及时抽身报警,避免伤害类事件的发生。
  不为他人保管、投递、买卖不明物品:近年来,贩毒集团常常采取诱骗和胁迫的方式,利用怀孕和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残障人员等人群从事贩毒活动。如果被委托保管、投递、买卖的物品是毒品,在没有证据的条件下,有可能在法律上被认定为贩毒者的同谋。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用毒品来满足某种心理需求:学会有规律的生活、合理安排工作和娱乐时间、正确应对压力、保持良好情绪、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平衡营养等。
  遵照医嘱,合理用药:不能滥用镇痛、镇静、减肥、安定、止咳类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与毒品一样的效果。
  七、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父母能做什么?
  青少年是预防吸毒的重点人群,防范工作要从父母做起:
  1、给予孩子尊重和关爱。经常沟通,讨论孩子的行为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忙于学校活动、体育运动、业余爱好和社区活动的青少年滥用药物的可能性较小。
  3、以身作则,父母首先不能沾染毒品,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从自己身上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
  4、父母要了解毒品危害,提高药物安全意识,成为子女拒绝毒品的老师。可以与孩子讨论一些吸毒个案,共同探讨青少年滥用新型毒品的原因,分析青少年以吸毒寻求刺激、快感的利弊,想一想有效的拒绝技巧,从而降低孩子误入吸毒陷阱的风险,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5、认识孩子的朋友和他们的父母,便于家长间随时沟通,商讨毒品预防问题。
  6、教育孩子慎交朋友,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7、教育孩子正确把握好奇心,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排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8、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采取民主商定的方法,不断完善一些必要的家规和准则,家庭成员相互监督。不要让孩子吸烟。
  9、尽量让孩子少去治安复杂的场所。
  10、关注孩子学习、生活状况,警觉性格和行为的异常表现。
  11、注意保管家里常备药品,教育孩子遵照医嘱,合理用药。
  八、如果、孩子染上了毒瘾该怎么办?
  1、尽快送孩子去医院或公安机关进行尿液检验,以便最后确认。
  2、冷静对待,千万不要简单粗暴,要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生活的美好。
  3、同吸毒者经常进行交流,告诉他家人的感受,帮助孩子树立信心,鼓励尽快戒除毒瘾。
  4、及时向公安机关、街道等有关机关汇报,以争取社会上的支持。
  5、要到正规的戒毒机构接受治疗。
  6、要做好长期戒毒治疗的思想准备。
 
      打印此页】 【返回

 

版权所有:河北唐山第十中学 · 联系电话 办公室:0315-5262711 教务处:0315-5262717 艺术处:0315-5262728

河北唐山第十中学 • 2013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山西南里小区内 邮编063000 
冀ICP备11010282号-1